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国产精品喷潮在线观看,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原創(chuàng)
“同聲頌黨恩 喜迎二十大”網上宣傳展示 | 老兵劉煥禮:永葆初心 永擎信仰
2022-08-01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記者 趙漪湉 李俊 實習生 白逸卓z3s安康新聞網

74年前,年僅16歲瘦小的他穿上父親的衣裳參軍入伍,歷經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等重大戰(zhàn)役,自此走上革命道路。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56年前,從部隊轉業(yè)的他響應號召,奔赴平利支援建設,為深耕厚植這片山清水秀的沃土流下無數汗水。z3s安康新聞網

因病離休后,他多次交納特殊黨費,幫扶困難群眾。沉甸甸的獎章被收起,他是做好事不愿留名的“安康好人”。z3s安康新聞網

如今,90歲高齡的劉煥禮依舊堅守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用默默無言的奉獻詮釋著73年前對黨和人民作出的莊重誓言……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忠于革命 永不叛黨”z3s安康新聞網

每一個當過兵的人,身上總會有軍旅生涯留下的印記。見到劉煥禮時,他正腰桿筆直,端坐在沙發(fā)上等候著我們的到來。雖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精神矍鑠,思維清晰,用洪亮的聲音,回憶起他在戰(zhàn)爭年代所經歷的往事。z3s安康新聞網

1932年,劉煥禮出生于河北滄州的一個小村莊,家中七個孩子,他排行老二。z3s安康新聞網

1948年,濟南宣告攻克,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向對堅固設防的中心城市進行決戰(zhàn)性攻堅戰(zhàn),從此揭開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z3s安康新聞網

“解放區(qū)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老人不禁一邊打著拍子一邊唱了起來。劉煥禮的家鄉(xiāng)作為解放區(qū)和大后方,人民生活猶如得見天光的黎明,充滿晴空的火熱希望。群眾紛紛踴躍報名參軍,要上前線去完成最后的解放任務。z3s安康新聞網

“濟南八月解放后,我父親作為村干部帶領村上24名青年報名參軍。但家里還有妹妹弟弟,離不開父親。我滿了16歲能當兵,就穿上他的衣服,高高興興地參加了解放軍。”劉煥禮回憶道。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參軍后,劉煥禮被編入大名鼎鼎的第三野戰(zhàn)軍。“解放軍這個學校把我培養(yǎng)了18年。”在劉煥禮的心中,這支英雄部隊,各個層級都是戰(zhàn)斗英雄當領導。軍隊這個大熔爐,淬煉了他的思想,奠定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z3s安康新聞網

淮海戰(zhàn)役打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穿越六省,途經上海……部隊急夜徒步行軍,劉煥禮經過戰(zhàn)火硝煙,與死神擦肩而過。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在安徽下塘集,隊伍乘坐火車時遭遇空襲。不僅物資損毀,一起從村里走的戰(zhàn)友都犧牲了。劉煥禮摔傷了腰,耳朵也被震得短暫失聰。盡管傷亡慘痛,行軍卻仍在繼續(xù)。劉煥禮說,這都源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z3s安康新聞網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他從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人。1949年凜冬,劉煥禮于寧波秘密入黨。他回憶介紹人與17歲的他談話,說不光要參軍,要加入共產黨才能成為一個完全的革命者。懷著對黨的無限向往和赤膽忠誠,經支部大會討論,劉煥禮鄭重地在黨旗前宣誓入黨。z3s安康新聞網

“忠于革命,永不叛黨。”如今華發(fā)叢生的劉煥禮堅定舉起右拳,再次重述當年的誓詞。z3s安康新聞網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z3s安康新聞網

新中國成立后,紛飛的炮火逐漸遠去。1950年,劉煥禮到杭州出差,恰逢《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發(fā)行,購入閱讀后,他自此與毛主席著作結下不解之緣,從中汲取了澎湃的精神養(yǎng)分。z3s安康新聞網

“《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這三篇文章在我的腦海里,給我打上了深刻的精神烙印,在我這一生當中起了主導作用。”時至今日,劉煥禮還能流暢背誦其中的選段名句。z3s安康新聞網

愚公不怕困難挖山不止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中國共產黨豐富而有內涵的精神譜系,更加激勵劉煥禮視這些先驅為人生的坐標導向,使他始終葆有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z3s安康新聞網

1966年,如火如荼的三線建設在全國上下掀起熱潮。各地都缺干部,特別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這一年,組織號召廣大干部支援地方建設,“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懷著這樣的信念,劉煥禮和十幾個戰(zhàn)友脫下戎裝,退伍轉業(yè),從浙江輾轉奔赴大西北,來到遠離家鄉(xiāng)的平利縣開展工作。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平利自然條件艱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境內高山丘陵星羅棋布,峽谷澗溪蜿蜒交錯。從1966年至1982年的16年間,劉煥禮先后在平利縣百貨公司、藥材公司、煙酒副食公司、審計局等單位工作。z3s安康新聞網
部隊之外,劉煥禮將一生中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黃金年華都奉獻給了平利。z3s安康新聞網

無論在哪個單位,起初都是又苦又難,但劉煥禮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反而將工作都干得有聲有色。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藥材公司的六年。z3s安康新聞網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的藥材公司經營不善,甚至造成了嚴重虧損,是一個情況較為復雜的落后單位。調任之后,劉煥禮為了使公司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奔赴于平利的各個藥材廠之間。z3s安康新聞網

林下的藥草多,藥材廠通常都地處較為偏遠的深山老林之中,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藥材謀生。劉煥禮回憶道:“一條溝要走到干,蹚過無數道的水才能走到秋坪山頂上的小河藥材廠去。”z3s安康新聞網

由于地勢險峻,不通路、不通電,劉煥禮一路上見到不少群眾生活貧困。從此,幫扶困難群眾的信念根植于內心?恐鴥蓷l打仗行軍鍛煉過的雙腿,他走遍平利一道道逶迤而來的山梁,一條條縱橫交織的河流,完成了藥材收購的任務。功夫不負有心人,藥材公司最終扭虧為盈,成了先進單位。z3s安康新聞網

“一顆忠心獻給祖國,一顆愛心灑向社會”z3s安康新聞網

1982年,50歲的劉煥禮因病被迫離休。離開了熱愛的工作崗位,他始終思考著如何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社會做出貢獻。z3s安康新聞網

在自己要供養(yǎng)4個孩子讀書,生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他省吃儉用,多年來一直默默幫扶著兩戶貧困戶,在生產時節(jié)送去籽種化肥、逢年過節(jié)帶去油鹽米面,資助3個孩子上學;面對國內發(fā)生的重大災情,他也總會伸出援手z3s安康新聞網

寧陜水災捐款300元、“5·12”地震捐款700元、“7·18”洪災身在異地委托親屬代為捐款……還有許多捐款和資助,劉煥禮自己已經記不太清。z3s安康新聞網

這些幫助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悄悄進行的,好幾次都是接收捐款的單位來電來函調查時,當地組織才知道他的善舉。對于他幫扶貧困戶的事,子女也只知道父親定期到附近的村子去,以為只是散心鍛煉,卻不知道劉煥禮具體干了些什么。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人活著就要干點事,離休后還能為黨和國家盡些力,做些事情,我覺得很充實。”點滴善行義舉,匯聚成劉煥禮離休三十余年的平凡生活,而他做這一切,只是出于身為一名普通老黨員的本分。z3s安康新聞網

2009年9月29日,時值新中國即將成立60周年,劉煥禮專程前往平利縣委組織部交納1000元特殊黨費和1000元助學捐款;2011年6月,他為建黨90周年又一次獻禮,將10000元愛心助學捐款交給了縣慈善協(xié)會。2012年6月,他再次到組織部交納2000元特殊黨費,委托將款項捐贈給生活困難的群眾,并且之后每年都交納特殊黨費,用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z3s安康新聞網

白發(fā)蒼顏,飽經霜雪,即使“安康慈孝模范”“安康好人”等榮譽加身,他依然是那個樸實純粹、不圖名利的劉煥禮。z3s安康新聞網

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劉煥禮收到了來自中共中央頒發(fā)的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勛章,這令他感慨萬分。z3s安康新聞網

z3s安康新聞網

在回顧自己與共和國共成長的人生歷程時,劉煥禮始終堅定地將共產主義信念放在第一位。老人總結道:“落實到我的行動上,就是一顆忠心獻給祖國,一顆愛心灑向社會,一顆孝心捧給父母,一顆誠心交給團隊(單位),一顆信心留給自己。”z3s安康新聞網

雖然高堂已逝,但劉煥禮的孝心并非無處可去。他將孝心放大,把人民都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將家國情懷都熔鑄于“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中。z3s安康新聞網

如今90歲高齡的劉煥禮,雖然已不再耳聰目明,但仍堅持每天收看新聞聯播,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老人說,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心中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愈加強烈,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他在思想上更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光榮感、自豪感和緊迫感。z3s安康新聞網

在戰(zhàn)場上,他保家衛(wèi)國;到地方上,他吃苦在前。劉煥禮懷抱著一顆不改的初心與堅定的信仰,用行動書寫了一名老兵、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本色。 z3s安康新聞網

(責編: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