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通訊員 何斐)今年以來,旬陽財政預算評審工作緊緊圍繞市政府安排部署,堅持以服務項目高質量建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中心,以精細化評審為抓手,不斷提升預算評審服務質效。
加強源頭管控,從嚴控制投資,防范債務風險。對項目投資額較大、技術復雜的項目,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論證環(huán)節(jié),圍繞項目必要性、經濟性、可行性,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拓寬評審深度,一方面加大設計方案的經濟性評審深度,積極與項目建設單位對接,提出優(yōu)化建議,從源頭控制投資。另一方面加強項目建設資金來源評審,對項目建設資金未足額籌措到位的,一律不予評審,嚴防債務風險。
以精細化評審為抓手,為項目支出提供準確依據(jù)。進一步深化評審管理改革,采取 “容缺”評審、建立民生項目綠色通道、專家會商等措施,不斷提高評審工作質效。對于圖紙和預算不相符的、與同類項目設計有較大差異的、存在明顯浪費的以及按照通常的施工方式無法實施的項目,在評審過程中,一方面組織評審專家及相關人員進行會商論證,形成優(yōu)化意見,與建設單位積極溝通,進行設計方案二次優(yōu)化。另一方面通過實地踏勘施工現(xiàn)場,組織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召開會商會議,就設計和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逐項落實解決,確保項目盡快落地。
強化后續(xù)跟蹤服務,助力項目規(guī)范管理。積極參與項目變更評審,延伸預算評審服務鏈條。對于在施工過程中因技術、水文、地質、建設標準、政策調整、不可抗力等原因確需變更的項目,會同相關部門就項目預算評審情況,項目實施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情況,提供建設性管理意見,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及時進行變更審批,為項目管理、結算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