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擁 圖/文
臘月,巴山深處的鎮(zhèn)坪滴水成冰。
1月28日,謝鈺蘭帶著制作好了的背景布和相機,趕到距縣城30多公里的陜西鎮(zhèn)坪縣第一敬老院,為104歲的袁德彩拍上一張有北京天安門背景的留影照,圓她想去北京一游的夢想,不料由于新冠疫情,吃了閉門羹。
貼近百歲老人心靈,實現(xiàn)他們未完成的心愿
謝鈺蘭是?诮洕鷮W院2021屆應屆攝影專業(yè)鎮(zhèn)坪籍畢業(yè)生,家鄉(xiāng)的母親河——南江河深深地印在她的心中,高二時候媒體上的一篇關于“南江河上的百歲老人”的報道,使她對家鄉(xiāng)的百歲老人的關注產生了興趣。2020年11月,在大學畢業(yè)設計眾多的題材中,選擇了“南江河上的百歲老人”。
“被譽為陜西南極的鎮(zhèn)坪縣,與重慶和湖北毗鄰,縣內的南江河流域不足6萬人里就有十幾位超過百歲的老人,這個比例之高在中國實屬罕見”。謝鈺蘭說,2018年該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長壽縣。用影像記錄這些老人,堪比文物留存。2020年下半年,謝鈺蘭回到鎮(zhèn)坪,根據(jù)專業(yè)要求前往鎮(zhèn)坪縣委宣傳部實習。她利用實習資源,摸排百歲老人情況,經走訪調查,尋找百歲老人的信息,初步了解百歲老人的心愿,將他們的記憶里最想完成的心愿作為切入點,體現(xiàn)人文關懷,當是此次選題的最大價值。
“老人們更大的心愿是想出去走走,看看山外的氣象和心中的圣地。”謝鈺蘭說,這些老人中,大多都沒有走出過大山,也沒有去過想去的地方,他們希望到北京天安門、蓄水后的長江三峽、當?shù)氐娜A龍山景區(qū)等走一走。若能成行,跟隨老人不管是零度記錄還是介入記錄,影像的豐富性、生動性和價值都不言而喻。
心愿很好,實現(xiàn)太難,F(xiàn)在鎮(zhèn)坪雖然通了高速,縮短了出山的路程,但百歲老人出行誰也無法保證走出去還能回得來。經過思考并征得導師的同意,根據(jù)老人們想去的地方,確定用該地標志性地點的大畫幅圖片作為拍攝背景,用燈光模擬老人在該地方的留影,以此滿足老人們的心愿。
制作背景,為老人留影
確定拍攝主題、方法、呈現(xiàn)方式后,謝鈺蘭開始了拍攝。在拍攝過程中,問題不斷出現(xiàn),由于每一位老人的情況不同,對于老人的拍攝都需要重新做一次預判。有的因沒及時去拍就去世了,有的老人生病入院,還有的因疫情防控無法進入養(yǎng)老院。“家里太窄,布景無法支撐,拍攝容易產生畸變,無法達到拍攝效果。”謝鈺蘭說,由于氣溫低加上多數(shù)老人身體狀況和拍攝條件限制等原因,還因部分老人聽覺受損,無法正常溝通,燈光的照度不足,加大了拍攝難度,使得拍攝很不順利。
將拍攝中遇到的困難和拍攝問題與導師溝通,并將照片發(fā)與導師進行指導建議。導師對于核心問題做出指示,布光的角度、背景布的高低、人物與背景布的距離、機位與人物物距的掌控等等。拍攝后進行了查看,在電腦中多張照片出現(xiàn)焦點不清晰的問題,由于選擇室內人造光的照度不足,焦點不夠清晰,找到問題之后進行調整,通過老人的離背景位置移動,燈光的位置移動,包圍曝光的方法,解決拍攝中的許多問題,影像質量有了提升。
3月14日,謝鈺蘭帶著大部分已經完成了的作品,飛到?,當面聆聽導師對作品最后意見。由于氣溫低,老人們的衣著很厚,使得主體與背景不協(xié)調,第二天,根據(jù)導師的建議,飛回陜西,帶上將前期拍攝制作好的圖片,逐一開始了第四次拍攝……
用半年時間換來1/15秒
1月28日,根據(jù)約定,本報記者與謝鈺蘭在鎮(zhèn)坪縣第一敬老院門口見面,給104歲老人袁德彩拍片,由于新冠疫情對進出敬老院有嚴格規(guī)定,盡管有約,只好無功而返。
袁德彩,是鎮(zhèn)坪縣第一敬老院老人,2012年,95歲的她,愛上了敬老院里比自己小35歲的院民,大家都覺著不可思議,勸她慎重,可她表達自己要與戀人結婚的決心,縣里各級領導群眾為她祝賀新婚。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來自北京的讀者為她定制了鉆戒,還特地為她過生日及經常給予她生活或物質上的關懷,她很感動,問及她的愿望時,毫不猶豫地說想去北京。
2021年春節(jié)后的3月11日,謝鈺蘭隨前來敬老院慰問的鎮(zhèn)坪縣政府縣長李平一道,來到袁德彩所在的敬老院,試圖拍下袁德彩,由于疫情沒有解封,又一次沒有跨進敬老院。
4月5日,得到消息,可以進入敬老院,謝鈺蘭帶上設備,第四次來到鎮(zhèn)坪縣第一敬老院,掛布景、支三腳架、布光,與之交流,按下快門,這1/15秒的快門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從思考——選題——調查——確立主題思想——準備——實施……
沒等到給太姥爺拍好片他就走了
“我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家庭里,如今太姥爺98歲,在這次拍攝范圍。”謝鈺蘭說,從小到大只要她一回家太姥爺總是能很清晰的認出叫出她的名字來,這次的拍攝像其他老人一樣,總想將他最好的一面融入到他的心愿里,但入冬以來,由于天冷他一直都是臥床不起。
偶然一天太姥爺獨坐在病床前,他看著馬路邊一輛輛駛去的車輛,嘴邊一直嘀咕著想要出去的話語。陽光透過窗前將他的背影照的是那么落寞,好幾次試圖拍攝,還是沒有拿起相機的勇氣,總想等到春天,等到畢業(yè)設計完成的最后期限,等到最合適時候,將他站在想回到巴蜀長江邊的故鄉(xiāng)的背景下,瞇起眼睛意味深長的望著遠方,呈現(xiàn)出自豪的滿足感,她將用4年所學的攝影專業(yè)法則,為他塑像。
3月5日,太姥爺停止了呼吸。謝鈺蘭因為沒有幫他完成自己的愿望而悲傷,因此也停止5天的完成畢業(yè)設計和實習時間。
現(xiàn)在,謝鈺蘭已完成實習任務。“鈺蘭同學在實習期間,選擇了關注本縣百歲老人為畢業(yè)設計主題,體現(xiàn)了她的大愛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成為大學生們的典范。”中共鎮(zhèn)坪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于延媚說。
與此同時,謝鈺蘭足跡遍布南江河流域20多個村,步行里程200多公里,完成了30多位老人的情況調查,最后呈現(xiàn)14位老人的影像作為畢業(yè)設計作品,并通過了中期檢查。“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采訪過程中的問題,獨立獲得了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影像價值的作品。”?诮洕鷮W院攝影系教授蔡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