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3個月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征集活動昨天17時截止,很多設計者選擇在最后一天交上了經過反復斟酌修改的作品。據(jù)悉,今日起將進入吉祥物評審階段。
本次吉祥物征集活動的交稿期為10天。但與以往類似活動的情況一樣,最后一天是交稿最多的一天。昨天上午9時30分,一輛載著20多位學生的大巴停在了位于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qū)會議樓交稿大廳前。兩位帶隊老師分別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設計者、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的林存真和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者肖勇。
林存真介紹說,前來投稿的學生有20多位,他們全都是對吉祥物設計感興趣、自愿報名加入專門課程的大三學生。交稿前,他們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學習、研討、分析、設計過程,其間還請來了前幾屆冬奧會的設計者進行交流。她透露,同學們的設計思路可謂是包羅萬象,把能夠想到的設計方向都落實在設計稿上了!拔覀儺斎皇侵驹诒氐!绷执嬲娴膶W生很有信心地說。
肖勇告訴記者,別看這些學生為設計吉祥物“進入狀態(tài)”兩個多月了,可是越臨近交稿截止日,他們越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近幾天很多人都是通宵達旦,總是想把最滿意的作品呈交。
說話間,一位拉著旅行箱的男子進入大廳,他是來自于廣州美院的老師劉平云。他代表學校一個12人的團隊,交上了19份設計稿。“北京冬奧會是一件大事,我們一直很關注,”他說。“很多人認為我們沒有見過冰雪,設計靈感不足,但我們恰恰能設計出別樣的作品。”同為專業(yè)院校的吉林藝術學院的代表也都擠上了“末班車”,他們帶來了經過精挑細選的設計作品。
送稿者絡繹不絕,一會兒的工夫,大廳里便排起了長隊。北京市、石家莊市和張家口市教育部門專門派了幾位老師和學生代表送來了全國中小學生“我心中的冬奧吉祥物”主題活動征集的優(yōu)秀作品。
據(jù)了解,為了充分展現(xiàn)共享辦奧、開放辦奧的理念,北京冬奧組委開展了多維度、多視角的征集推廣活動。一是廣泛開展“我心中的冬奧吉祥物”主題活動,吸引廣大青少年了解關注冬奧會,積極參與吉祥物征集活動,在全國23萬所中小學中通過美術課、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奧知識,繪制吉祥物創(chuàng)意方案。二是發(fā)動全國專業(yè)美術院校和設計機構廣泛參與。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國內10所美術學院聯(lián)合發(fā)起“為2022冬奧設計”倡議,同時舉辦吉祥物專業(yè)論壇講座等活動,在今年北京冬博會設立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動展區(qū)。三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吉祥物征集推廣成為網(wǎng)絡熱點。根據(jù)網(wǎng)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各類有關“北京2022吉祥物征集”的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近5000萬次,10月16日啟動的關于吉祥物征集的網(wǎng)絡投票閱讀量也已超過百萬次。廣大網(wǎng)友積極參與,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的設計出謀獻策。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廖全介紹說,有投稿者因為各種原因趕不上17時的截止時間,為此冬奧組委特別安排了工作人員等候,這樣截止時間實際上延后了幾個小時。本次征集活動截止后,北京冬奧組委將組織專家評審會,通過初評和復評選出10件獲獎作品,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將于2019年下半年適時發(fā)布。